公司新闻
培育“看不见的粮田”,保障粮食安全
作者: 365bet体育投注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0-19 10:47
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本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当日,世界粮食日暨国家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体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多次发布“粮食保鲜,人人有责”的共性案例,向全社会发出粮食安全主题倡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储量和减量更加有效。粮食正从安全储存、减少损失转向绿色、品质发展的品质阶段。储存、保质、保鲜。粮食资源更加充分利用,粮食节粮减损环境离子更强。加强科技创新,保障粮食节约减损。粮食收割和仓储环节是后期生产链条的关键节点。它们在节约和减少损失方面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从田间到仓库的最终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新表示,要加快粮食保鲜减损技术创新、产品应用和装备升级步伐,充分发挥科技赋能作用。河南洛阳,一位威风凛凛的“大汉”在地里收割玉米。这是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新型低损耗、高效率联合收割机。开发了粮食损失机械测试验证平台,可有效降低收获损失率。过去,机械收割时,人工收割会损坏谷物。 “粮食破损检测机械及验证平台的开发,实现了粮食破损检测从人工到自动化的转变。”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郭志强表示,该平台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自动化。它可以对收割机的产量进行脱粒、筛选和重新称重,并在30分钟内完成谷物损伤测试计算,准确量化每个环节的“隐形损失”。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机械收割损失率分别为0.93%、1.76%、2.06%,较2021年下降1至2个百分点。铁岭市粮食科学研究所负责人表示:“我们包括粮食烘干筒仓和三维储粮筒仓的应用,增加了农民存好粮、卖个好价钱的信心。”近年来,我国稳步开展粮食保鲜技术和损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建立国家级科研平台“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首批59家粮食仓储企业启动绿色储粮标准等。依托科技平台基地,粮食节约减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民储粮损失率下降到3%左右,比10年前下降了5个百分点。粮库储粮环节,通过控制粮库储粮周期内的综合损失率欣1%。如何在不浪费小麦籽粒营养的情况下,挖掘副产品潜力,提高粮食利用效率?安湖金沙河面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粒小麦的“化身”之旅就是在数字智能的监控下进行的。这里,通过磨皮、磨渣、清粉、心磨系统,将小麦制成不同性质的原粉7份、不同粗细的麸皮2份、二次粉1份、麦芽1份。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桂玲赠送了11个小麦“分身”。 “制粉车间有300多根面粉管,让一粒麦子的每个部分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小麦加工后的副产品,如麸皮、次粉、麦芽等,被输送至下游企业,转化为功能性食品、工业丝束材料、动物饲料等。饲料等进行回收利用。作为一家粮食机械装备企业,大陆集团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油品。 “我们的E型榨油机可以将豆粕中的残油降低到0.5%,如果一条生产线日产能5000吨,那么每天可以多生产8吨植物油。”该公司工程师梁春松说。只有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粮食安全的“防火墙”才会更加坚固。 “十四五”以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部门组织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质量标准,引导企业理性认识加工加工,积极挖掘产品综合利用潜力,在高效利用粮食、提高质量和再利用的同时,有效促进营养健康消费。减少损失。促进全社会参与,防止食物浪费现象,节约粮食,减少损失,消费环节潜力巨大。先后印发《关于严格餐厨垃圾节约整合的实施意见》、《餐厨垃圾行动计划》和《节约粮食反餐厨垃圾行动计划》,系统部署全社会的餐厨节约工作。从学校食堂到政府食堂,从家庭餐桌到商店餐饮,节约反对浪费已成为一种时尚。在江苏常州遥观中心小学,师生节约粮食、热爱美食的故事不断在校园里讲述。 “师生们认识到爱吃爱吃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节约一粒粮食’。”遥观中心小学教育队总校长丁雄英说。取餐过程中届时,我们将推广按需食品并按克计算价格;利用智能程序分析学生的就餐喜好,为标准菜单提供数据支持,精准匹配原材料采购量……为了节省损失、减少损失,中国人民大学有一个聪明绝招。 “我们开发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系统涵盖了食品原料的获取、接收、加工、生产和反馈的各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餐饮服务中心主任耿晓晨说。餐饮市场,理性点餐、打包剩菜等行为日渐普遍。小份、避免浪费已成为外卖的常态选择。节俭办宴已成新风尚……全民节俭意识大幅提升。联合国和农业驻华代表卡洛斯·阿尔德科表示,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与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食品保鲜环境是一致的。 《日-人民节》(2025年10月17日第02页) 上一篇:助力生物产业强省建设——生物制造闪耀“湖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