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硚口竹叶海社区公益空间亮相国际社博会

作者: 365bet体育投注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 2025-11-21 11:24

湖北日报通讯员 张晓宇 11月13日至15日,以“社区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首届社区发展(国际)博览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硚口慈善总会竹叶海社区公益空间”运营方以“共享五德,共享发展点”为主题。他在交流会上发表了题为《梦想——竹叶海社区幸福之路》的演讲。他依托社区资金,承载空间载体,深入贯彻硚口慈善总会“资源论、活力论、文化论”的“三段论”创新实践,引起广泛关注。资源论:搭建载体,动员慈善力量。 “城中村”改造后,竹叶海社区曾面临公共空间侵占、邻里冲突频发等管理问题。以建设“善以“美丽与美丽”为突破口,社区率先在实体社区打造公益空间,同步启动慈善公益基金运作,形成“空间+基金”双轮驱动的公益资源整合体系。通过公益工作,连接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不同力量,建立常态化捐赠渠道,将物资捐赠、资金救助、技能支持等资源精准对接社区需求;社区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开放式”主要用于图拉德菜园基础设施共享维护、健康物资供应公益、困难群体救助等项目,使分散的慈善资源形成“合力效应”,为社区慈善实践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活力理论:点激励并调动参与热情。为解决居民参与度不够的管理痛点,社区以“绿色积分”为纽带,以积分兑换机制将各类公益活动与慈善事业深度绑定。居民参与共享菜园种植、慈善市场志愿服务、楼道保洁等公益实践,均可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积分可兑换日常所需、服务时间,或参与慈善空间的社区福利分配。这一创新机制不仅为“助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也培育了居民参与的活力。以往,“家门口除雪”的邻居积极参加慈善义卖活动,共享菜园、捐赠蔬菜。仅今年以来,已有300余人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累计捐款5000余份整数。形成了“慈善人人参与、慈善惠及所有人”的良性互动,成功解决了“城中村”改造后的社区管理问题。文化理论:深入人心,求善。慈善实践的深刻价值在于社区慈善文化的扎根和培育。竹叶海社区以公益空间为传播文化的主要平台,通过打造“美德讲座”、展示公益成果、评选“慈善明星”等方式,让互助、分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共享菜园里,居民互相帮助,分享农产品;慈善市场中,爱心企业分享利润,居民自愿捐款,营造了“守望相助、睦邻友好”的浓厚氛围。这种通过技能和公关培育文化的模式以文化促文明,是慈善事业从“被动救助”到“主动追求”居民的困扰,从单一的公共经济工作升华到社区的文化文化,为和美的邻里关系、社区关系提供了精神支撑。交流现场,竹叶海社区书记施文兵因其在慈善变革和社区管理方面的出色能力而受到称赞。接下来,硚口慈善总会将以本次社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广竹叶海社区“空间+资金+积分”的慈善实践模式,深化硚口慈善“三段论”内涵,激发居民参与,开展社区慈善文化。